飼料及畜產品檢測技術與儀器設備創新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4-04-23 瀏覽 次
4月18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飼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飼料及畜產品檢測技術與儀器設備創新論壇將于在廈門市舉行。本屆論壇以“數智賦能”為主題,旨在為加強飼料及畜產品檢測技術與儀器創新成果交流,促進飼料企業檢測技術能力提升,推動形成飼料及畜產品產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譙仕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所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主任委員馬瑩,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汪飛杰,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飼草處處長黃慶生出席論壇并講話。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樊霞、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評審員孫克江、全國畜牧總站飼料行業指導處處長胡廣東、福建省華龍集團飼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敏等專家分別作主題報告。來自10余家行業主管單位,20余家省、市行業協會以及100余家行業企業代表參加論壇。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浩、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谷旭、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副主任饒正華分別主持論壇開幕式和論壇研討交流環節。
譙仕彥院士在致辭中指出,質量安全是飼料行業的生命線,是實現飼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飼料檢測技術、標準體系及儀器設備是評價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和基礎。要充分認識農業科研中高端通用儀器和核心關鍵零部件存在進口依賴嚴重、核心技術短缺、自主研發儀器產業鏈黏性不夠、供應鏈安全性不足等問題,聚集資源、形成合力、共謀發展,提升我國農業科學儀器自主創新能力。他強調,要加強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加快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的研發創制,為進一步強化畜牧業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要積極推進儀器設備自主研發,進一步提高企業的體系化研發和推廣能力,穩步促進自主研發的廣度和深度。
馬瑩在發言中強調,要充分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積極推動數字化、智能化檢測技術的研發及AI與傳統檢測技術有機融合,不斷以科技創新催生飼料和畜產品檢測和裝備新質生產力,促進飼料和畜產品檢測技術和儀器自主研發,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汪飛杰在講話中表示,當前畜牧飼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生產、技術、研發的迭代速度提升,全行業對檢驗檢測技術革新和分析儀器設備升級都有著更加迫切需求。要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交流分享飼料及畜產品檢測技術創新成果,更好引導行業把握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及裝備發展趨勢,共同探討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創新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更多可能,為全面保障飼料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穩步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在當天的論壇上,樊霞、孫克江、陳志敏、胡廣東、饒正華分別以《飼料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新進展進展》《飼料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保障》《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飼料法規許可與規范》《智慧化實驗室管理與實踐》作主題報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所,水產微生物與飼料創新團隊首席周志剛,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培龍、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主任張良曉、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潔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副研究員包郁明等專家還分別以《基于測序技術的2023年度動物源性飼料原料品質測評》《飼料及畜產品檢測技術與裝備創新創制》《農產品快速檢測技術前沿進展 》《原料物化特性與飼料加工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檢測技術分享》《原料質量控制和摻假快速甄別技術——近紅外應用案例分享》為題介紹行業最新科研動態成果,陜西秦云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技術總監賀習文以《飼料中氯酸鹽高氯酸鹽檢測方法研究及關鍵控制點》為題分享企業科研創新成果。陜西青松中藥產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分享企業中獸藥研發生產經驗。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整場論壇緊扣“數智賦能”主題,為行業同仁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和 “產學研”對接橋梁。同時,論壇圍繞飼料及畜產品檢驗檢測需求,儀器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農業儀器與檢驗檢測技術數智化耦合、檢驗檢測數據比對分析與挖掘等內容,權威解讀飼料和畜產品安全制度規范、學術前沿和科技創新熱點,發言和報告視野前瞻、理念先進、思維創新、內涵豐富的精彩報告,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思路,堅定了信心,注入了動能,是一場權威性與影響力并重,前瞻性和實用性結合的行業盛會,也是是一場行業凝聚共識,集聚眾智,匯聚合力的具體行動。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將論壇領導嘉賓專家觀點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為行業高質量貢獻更多企業力量。